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上海要做美丽中国建设引领者
市场动态

上海要做美丽中国建设引领者

来源: 东方早报 作者: 日期: 2012/12/14 10:06:59
低碳、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全球、国家、城市不同层面共同关心的一个热点议题。当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下,外延增长式的城市发展模式不可持续,面临的结构矛盾和社会问题日趋突出,寻求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未来发展的一致趋势和共同目标……

作为一个人口高度密集、资源相对有限、环境压力较大的特大型城市,上海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既要体现理念的共性,又要把握实践的个性,要紧密结合“四个中心”和国际大都市建设的城市战略目标,以构建“以人为本”、“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生活为理念,以城市禀赋特质为基础、以国际先进水平为标杆、以“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和先进技术创新应用为支撑,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要求,切实有效地将可持续发展要求渗透和转化到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制度安排、市民生活等方方面面,实现城市综合系统的转型提升。

我们要建设一个绿色生态的上海。在绿色发展方面,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改善城市生态系统,打造和谐、安全、宜居的城市绿色生态环境。严格控制中心城区边界无序扩张,促进中心城、新城、小城镇的有机聚合,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布局,研究城市土地二次开发机制,促进城市空间开发从平面扩张转向立体提升,实现空间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和效益最大化。建设网络生态,加强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基本生态网络空间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耕地、林园地、绿地和湿地的综合生态功能,加强生态保护,维护生态安全,增强生态网络对城市扩张和土地开发利用的刚性限制,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的支撑功能。重建城市水系,注重挖掘和运用水系资源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推进继承、调整和再生相结合的滨水岸线改造开发,完善“带、片、点、楔”相结合的一体化滨江绿化结构,塑造连续、可达和高品质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打造黄浦江和苏州河城市滨水生态走廊。建设崇明岛生态岛,以崇明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为抓手,完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着力提高生态环境品质,打造市民休闲度假的后花园,成为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生态发展区域样板与引领者。提高郊区生态林地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按照公益性、公众性、开放性的要求,建设郊野森林公园或生态园等,提升林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广大市民创造更多的绿色生态空间。

设立低碳建筑准入要求

我们要建设一个低碳示范的上海。在低碳发展方面,传承世博低碳理念,推进城市运营低碳化,探索符合自身实际和特点的城市低碳发展模式。以推动新城建设、大型居住区建设和旧城改造为契机,紧凑布局城市用地,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开展低碳社区示范建设,建立低碳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强化低碳城市系统建设。以低碳发展实践区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虹桥商务区、崇明岛、临港地区等首批低碳发展实践区开展试点,探索创新、积累经验、加以推广,努力建设成为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特色鲜明的低碳示范地区,探索低碳城市发展模式。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依托现有产业园区建设以低碳能源供应和利用、低碳物流、低碳建筑为支撑的低碳产业园区,集聚和培育低碳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构筑低碳型产业体系。以节能减排和低碳城市建设要求为导向,开发低碳节能技术、发展低碳减排技术、探索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提升低碳科技创新能力和低碳技术的应用推广。以严格建筑节能标准、设立低碳建筑准入要求和完善建筑用能监测体系为手段,规范绿色建筑标准为手段,针对不同用能特点的建筑类型,实施更高建筑节能标准,加大可再生能源应用力度,稳步推进建筑节能改造,积极推广绿色低碳建筑。以实施城市公交优先战略为核心,发展低碳公共交通,提倡低碳出行,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推广应用低碳交通工具与智能交通信息技术,构建高效、清洁的城市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以积极扩大生态碳汇为目标,加快构建城市绿化林业生态系统,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和滩涂湿地保护与修复,提高城市绿化力度,发展湿地碳汇,扩大森林碳汇,整治水系污染,提升城市碳汇能力。以培育低碳绿色生活方式为目标,综合运用政策引导、宣传教育、舆论监督等多种手段,积极引导全社会形成合理消费、适度消费、共享式消费等节能低碳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
 

构建社会循环体系

我们要建设一个循环持续的上海。在循环发展方面,以循环链建设为纽带,推行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经济运行模式,构建资源利用充分的循环型城市。以优化工业结构为重点,以清洁生产为切入点,大力推进企业层面和园区层面的循环经济建设,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构建工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推进农村综合整治,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和基地,提高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力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注重资源创造和资源整合相结合,构建服务业循环体系。完善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和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分捡、处理系统,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构建循环支撑体系。着眼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共性关键技术、产业链延伸及耦合技术和产业间的系统复合技术,研发、转化、推广适应社会需求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关键技术,构建循环技术体系。推进能源节约,加强土地集约,厉行水资源节约,强化原材料节约,倡导绿色消费,构建社会循环体系。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对绿色、低碳、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索实践,不仅要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也要为全世界的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借鉴。当前,上海正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和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实现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四个中心”建设、构建全球城市的重要支撑。(作者系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院长,本文为其在“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与实践论坛”的演讲稿)  

推荐阅读:

广西:“美丽中国”需生态法治 铁腕让环境跑赢GDP

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园林城市展现“立体生态”

著名风景园林专家热议“美丽中国”

全国政协会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来源:东方早报)

编辑:郁金香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园林网 ylmm.com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