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3月21日消息:浦东祝桥镇共和村里的两棵大树,经历了八十年的风雨,见证了陈先生一家三代人的成长和整个村子的变迁。就在陈先生以为自己和这两棵老树一样,将会长久地在祖辈长大的地方继续生活下去时,动拆迁不期而至。
老宅拆了,老树去哪儿?“我跟这棵树已经生活了40年,这棵树见证了我们家三代人的成长,我们不忍心把它们砍掉。”昨日,他告诉记者:“我并不想要钱。如果有公园同意接收,能够专业地照顾,我免费送。”
大树已有八九米高
近日,浦东新区祝桥镇共和村六队的部分民宅拆迁工程已经动工,已经从老宅搬走的陈先生一直关心着一件事:自家门前的两棵80岁的老树该去哪儿?
昨日下午,从市区驱车一个多小时后,记者来到了已经拆除大半的祝桥镇共和村六队。下雨天,空气很是新鲜,泥泞的路上没有几个村民,几辆运土车在一片空旷的空地上来回作业,村民原先住的小洋楼已成为残垣断壁,瓦砾堆放在路边。这其中,就有陈先生的祖屋。“我们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上百年了。”在祖屋废墟的对面,两棵目测有八九米高的大树并排而立。记者粗略测量了下,老树直径约为40厘米,枝干粗壮。“这两棵树是我爷爷小时候亲手种下的。”在共和村长大的陈先生今年快40了,说到这些树有些伤感:“听我母亲说,这是我爷爷10岁的时候亲手在自家田头种下的。”陈先生经常听母亲提起这两棵老树,“当时一共种了3棵,两棵存活了下来”。
三代人记忆离不开老树
“这两棵树陪伴了我们整整三代人,从我出生起,它就站在那儿,真舍不得离开它们啊!”陈先生说,记忆中的童年,总和“玩伴”老树分不开:小时候,村里的男生们总在老树下打弹珠,女生们则喜欢在附近的荷塘边嬉戏。盛夏的晚上,老人三五成群,黄口小儿自成一片,在老树的树荫下乘凉、打牌、玩耍。
村里人都很爱护老树,农闲时,大伙种完地后,还隔三差五浇点水,到了春天给它们打药除虫。“小时候,老树只有我的腿这么粗,现在越长越壮,一个小孩子都抱不住了。”
多年前,陈先生的爷爷过世了。在陈先生心中,老树不仅是儿时的“玩伴”,而且还算得上是他的家人、长辈,它看着自己长大。“看到它,就好像爷爷还在我身边。”
推荐阅读: